這種魚是台灣最早的養殖漁業—藥仔會社前的台南新營人都在幹嘛#19

上篇提到,虱目魚被叫「國姓魚」可能不是像民間傳說所說1,而更可能是因為台灣的養殖業最早就是來自鄭氏政權,並且養的就是虱目魚!

其時清朝因鄭氏意圖反清復明,嚴禁人民移渡台灣,切斷對台貿易,封鎖台灣的經濟,這樣原先從中國而來的魚獲、魚種都沒了,台灣的糧食頓時少了重要的一環。

鄭氏政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便教導台灣人民在沿海低地圈池,將野生的虱目魚放養其中。陳永華更獎勵產業開發,漁民開始大量圈池養魚,這就是台灣最早的養殖業,發展為今日的魚塭,台南是全台養殖漁業的起始。

台灣發展至今日的養殖漁業盛況

在鄭氏政權之後,清領時期鹽業被收歸國有,改為官辦,原先的鹽田為了生計紛紛改業,改成魚塭,許多魚塭的源頭都是鹽田,而這波鹽業國有化刺激了魚塭的成長,到了清朝更後期,道光年間(約1830年),甚至連沿海浮起的海埔新生地也全部挖來當作魚塭。今日我們所見到的台灣南部養殖業景象,早在幾百年前就是這樣了。

可以說,台南是台灣發展了400年的鹽魚之鄉。

  1. 傳說鄭成功非常喜愛吃虱目魚,獻給亡明的魯王吃,魯王即以鄭成功賜國姓,將此魚稱「國姓魚」。 ↩︎

閱讀
更多

Scroll to Top

新東舊時光 New Memories In OldDays

Skip to cont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