説到 #日式建築,大家可能會想到木造、和室、榻榻米、廊台(緣側)等經典元素,你可能會浮現青田街那一區的典型建築,又或者我們新東舊時光的日式宿舍的模樣。
然而,大家所熟悉的總統府,前身為「#台灣總督府」、又或者充滿華麗巴洛克歐風的台中火車站,這些相當「洋派」的建築,也是出於日本人之手,是不折不扣的「#日式建築」。
之所以說是「日式」建築,而不「日本」建築——明明這些建築本來就是日本所建的呀,包含新東舊時光的前身?
是因為,在世界的許多地方,都可以看到這樣具有獨特風格的建築,而他們不一定是「日本的」,並且通常都是融入了當地的特色,是依照當地的氣候環境改良過的,包括材質與形式,甚至有許多歷史文化元素。
所以日式建築,儼然已經是個建築的典範風格;它已經從早期大量受到中式建築的影響,漸漸地走出自己的獨特性,甚至融合後期大量的歐式建築風格,以及現代的建築風格和技法,成為一個具有辨識度和獨特美感的建築形式。
無論新東舊時光或前身藥仔會社單身員工宿舍,都是 #標準的日式建築,這樣的考量台灣的風土民情的日式建築,究竟有什麼特色、其工法在台灣有什麼改良及其優異之處,閱讀本篇,你可以對台灣的日式建築有更多、更深入的認識。
讓我們以新東舊時光為入口,來一場台灣日式建築工藝的巡禮。